不經不覺,Facebook 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了。
毋須《100毛》介紹,辦公室人士已知道 Facebook 是工作與工作之間的「精神食糧」。對於不少人來說,Facebook 更成為虛擬世界的「心靈雞湯」,自己有什麼生理或心理不適,都會透過 Facebook 與好友分享。
我自己選擇透過 Facebook 分享或轉貼每天在現實或網絡世界的所見所聞,至於生理病或太私人的情感,我還是留待在 WhatsApp 甚至面對面與他人傾訴。
當然,我不會介意他人利用 Facebook 分享較私人的訊息,不過,如果利用 Facebook 玩那些「分享奇怪狀態吸引朋友中計然後強逼他們又分享同一系列奇怪狀態」的連鎖信遊戲,我有義務作出這個溫馨提示:如此透支朋友對你的關心,最後只會被人孤立。
不少人玩 Facebook 太上心。社交網絡不斷出現的江湖傳聞,訓練我們隨時辨別網絡訊息的真偽,對於朋友的 Facebook 狀態卻好像「自動免疫」,毫無保留地相信朋友貼出的狀態,甚至因為朋友的負面訊息而牽動自己的情緒。我很明白那種感受。I know that feel bro!
偏偏有更多人玩 Facebook 毫不認真。較早前有電視台監製玩「擦邊球」遊戲而出事,管理層隨即提醒記者:「唔好當出街嘅訊息係寫Facebook」。
原來寫 Facebook 訊息也可以那麼隨意的?
對不起,面對 Facebook 這個隨時記錄我一生的地方,我還是謹慎一點比較好。
P.S. 對於那些「分享奇怪狀態吸引朋友中計然後強逼他們又分享同一系列奇怪狀態」的連鎖信遊戲,坦白說我沒太大反感(自己不會參與就是了)。可是,對於那些「欺騙素未謀面的台灣網友不斷對我發出『朋友請求』而目的是要向我宣傳什麼網絡遊戲」的公關大員,我更想對他們爆粗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