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17日,香港。
從以上這一張相片,我看來好像神色自若的樣子。
相片沒有告訴你,在數小時前,我是在狂風暴雨的環境下跑過了「三隧三橋」。雨水瘋狂地打在我的臉上,令戴眼鏡的我也不得不除下眼鏡,並且不時以手抹掉臉上的雨水,又不時好像陶大宇般掩面。
在跑這次全馬前,自己心裡定下了一個目標,不過因為人生中剛好發生了大事,導致長課不足的情況下,跑到中段已知自己的狀態不太可能達標。最終仍能突破自己去年的成績,只屬僥倖。
2016年2月21日,京都。
是日小弟首次衝出香港,參加海外馬拉松比賽。
之前有過三次跑「三隧三橋」經驗的我,事前還以為這次京都馬拉松會比較容易應付。
事實證明我大錯特錯。結果我跑了 5 小時 30 分才衝過終點,是我跑全馬的最差成績。
箇中原因,自己心知肚明:自己核心訓練不足、長課訓練不足。再加上來京都前自己已是喉嚨痛的狀態,來到京都後更遇上超級寒冷的天氣,第二天狂風再加上驟雨,令我明顯感到自己抵抗力下降了,更懷疑自己是否作病,翌日能否應付馬拉松比賽呢?
幸好,比賽當日天氣仍算晴朗,在覺得自己還可以應付的情況下,小弟最後決定照舊出戰。只是在跑全馬的過程當中,我仍然覺得很冷。跑了 10K 後,自覺自己已不可能加速。
兩旁圍觀的京都人不斷對我們這些跑手說「奸爸爹(加油)」,我卻暗自決定自行「減油」,不再追時間,而是儘量去享受這次跑京都馬拉松的過程。
事實上,我亦應該享受這一次跑馬拉松的過程。在香港跑全馬,補給站只會提供水、運動飲品、香蕉、朱古力,我未遇過補給站會提供柑、糖、仙貝、豆沙包⋯⋯。沿途亦經過不少京都著名景點,全程都有不少京都人為我們打氣⋯⋯。
我甚至在跑全馬途中拍下這「一千零一張」相片。相信我,我甚少在公開比賽進行時拍照的。
這次在京都,雖然我跑得慢,但覺得自己還可以跑下去。幸好最終仍能在大會限時六小時之內,半跑半行地抵達終點。
(這就是跑京都馬拉松才有的「福利」,條件是我要付港幣六百多元買下整套相片。畢竟這是小弟海外首戰,人一世,物一世,還是將相片都買下來了!)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