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奶粉含碘量低,成為各大報章頭條。
聽聞不少本地家長聞訊,都埋怨日本奶粉製造商。
其實,日本奶粉商沒有照顧外國嬰兒的義務的。《AM730》及熟悉日本文化的 劍心 已清楚表示,日本人吃紫菜比我們吃米還要多,根本不用擔心缺乏碘質的問題。香港家長選擇日本奶粉,是覺得日本廠商的品質更可靠,卻沒有想到日本奶粉是否適合自己嬰兒的問題。
我反而想提出另一觀點:為什麼香港家長一定要依賴外國的奶類製品?
如果不是香港沒有本土生產的嬰兒奶粉(或者有,但我們不知道?),香港的家長們又何須依賴「來路貨」?
甚至,我們會驚訝地發現,香港已經沒有本地製造的鮮奶了。
聽聞數十年前,香港不少地方都有乳牛場,供應本地鮮奶的品牌也有好幾家。現在,這些品牌的乳牛場都遷移至大陸,每日將從大陸乳牛身上搾出來的鮮奶運過來香港包裝,這就是「香港製造的鮮奶」了。
去年的聖誕假期,我和友人在港島南區郊遊,途經一處名為「惠康劇院」的地方。如今已是香港演藝學院屬下電影電視學院校舍的這地方,百多年前本來是牛奶公司的牛棚,負責供應本地鮮奶。
如今牛奶公司已變成「連鎖店公司」。回到昔日的牛棚,見到的只是乳牛的模型!
香港現時好像只有「康寧牛奶」在本地擁有自家乳牛場。可惜的是,在市面上買到的康寧牛奶都是金蓋奶,即是「奶固體 + 水」!
據聞「奶固體」其實即是「奶粉」!不知道康寧會否考慮推出嬰兒奶粉,造福一眾本地不便餵哺母乳的母親們?
發表迴響